返回
考研“高考化”要防止“唯分”抬头
油猫饼
2023-03-15

研究生考试日前公布了国家线,部分专业的国家线“节节攀升”。而就在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发言中提到,“警惕考研的‘高考化’趋势”。

近年来,考研队伍不断壮大。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,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74万人,相比2022年的457万人、2021年的377万人,又有了大幅度提升。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的景象,不再只是高考、公务员考试才有,研究生考试也加入其中。甚至很多高校,已成为了“考研大本营”。

考研“高考化”趋势背后的唯学历用人、唯分数选拔,尤其是唯分数选拔的抬头,更需要当下高教界警惕。高考选拔突出公平,但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生力军,研究生选拔强调的是公平与质量兼备。然而,复试仅30分钟左右的简单考察,大多数导师实难定论学生是否适合科研攻关、产业服务。而未能按初试排名录取,又给了考生质疑考研不公平的底气。去年3月,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招生中,就出现“初试331分逆袭390分,被质疑不公”的事件。那么,最后,考研录取的权重究竟该看中什么?

相对于会考试的学生而言,真正对科研有热忱的学生仅占少数。考研“高考化”势必会加大选拔人才的难度,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全链条。屈从于分数选拔进来的学生,固然是做题好手,但却未必是科研攻关、产业服务的好苗子。如果3年研究生时光不勤加努力或确实资质不佳,即便导师有心“拔苗助长”,研究生毕业时依然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真实需求。

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面对学生、家长对考研回报的高期待,把考研当作就业缓冲剂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
破解考研“高考化”,在入口、培养、出口有多个发力点,需要“多管齐下”。当前,较为亟需的是,在入口环节,制定合理的复试权重,复试采取更精细化的考察,尽可能增加考察一名考生的次数、时长,不再简单考察知识点,而是侧重学术素养的考察,如思维能力、表达能力等。在培养环节上,高校将研究生分流机制落到实处,让不适合从事科研的学生尽早分流,如进一步畅通学硕转专硕的渠道;允许特别优秀的硕士,采取非常规的培养方式,甚至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等。

同时,一流本科是一流高校的底色。按照产业需求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,让他们即便以本科身份毕业,也能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、获得相对不错的薪水,也是破解考研“高考化”的又一种思路。

0
0

油猫饼

上善若水

首页
首页
发现
发现
免费获取资料
原价10元
限时特价:3元/篇
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。
付费下载:
考研“高考化”要防止“唯分”抬头
限时特价:3元/篇原价10元
选择支付方式:
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。
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。

您还不是会员

选择会员套餐:

包月(30天)

19.99元

包季(90天)

49.99元

折合

16.66元/月

包月(365天)

99.99元

折合

8.33/月

全站10w+模板资源免费下载,价值99元2G学习干货
选择支付方式:
微信支付
支付宝支付
请确认支付是否已完成
已完成支付
未完成支付
订单查询

零比其

会员有效期至2022-5-23

恭喜您

已成功开通会员

尊享:

·全站资源免费下载

·赠送福利请关注公众号ggq_bm获取